生物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
返回
植物的自然史
 从海洋而来:藻类

最古老的藻类是什么?

怎样区分原核藻类和真核...

真核藻类有哪些主要类群?

淡水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海洋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藻类是如何进化的?

最进化的藻类是什么?

最大的藻类是什么?

藻类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

为什么海水有时会变红?

是什么植物帮诺贝尔制成...

科学互动:辨别常见的淡...

 登上陆地:蕨类与苔藓

目前被认为最早的陆生植...

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苔藓...

石松类为什么从蕨类中分...

为什么蕨类植物会繁盛一...

蕨类植物有没有高大的乔...

科学互动——构建苔藓微...

 种子的诞生:裸子植物

目前已知的最早产生种子...

种子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铁树究竟开不开花?

银杏为什么被称为公孙树?

水杉是怎么发现的?

麻黄、百岁兰和买麻藤为...

谁是裸子植物中的“巨人...

科学小实验:观察松树的...

 花影炫色:被子植物

美丽的花儿从哪里来?

果实和种子的区别在哪里?

果实的形成对被子植物有...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巨人...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老寿...

哪一种被子植物开出的花...

哪种被子植物的花序最大?

谁是最毒的被子植物?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

独木能成林吗?

橘子生于淮北真的会变为...

春夏季节为什么有人会得...

为什么蝴蝶和蜜蜂喜欢围...

科学互动:分辨美丽的“...

 另类植物:真菌和地衣

山区岩石上的彩色斑点是...

馒头为什么会长毛?

发霉的花生能不能吃?

青霉素是从哪里提取来的?

为什么虫子会变成草?

灵芝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吗?

毒蘑菇容易区分吗?

科学小实验:制作蘑菇的...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为什么大树不宜移植?

为什么树怕剥皮?

为什么要给树挂吊瓶?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红?

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

含羞草为何会害羞?

仓库里的香蕉为何会由绿...

为什么种豆可以肥田?

果树为什么要修剪?

有没有会跳舞的植物?

科学小实验:观察豆芽的...

互动小实验:留住秋叶之美

 植物的生存与繁殖

菟丝子是如何寄生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喜欢吃虫...

春天为什么会杨柳絮纷飞?

为什么水稻也怕涝?

金鱼藻为什么淹不死呢?

苍耳果的表面为什么会长...

蝎子草为什么能蜇人?

玉米为什么会长“胡须”?

有些植物为什么晚上开花?

花朵为什么大多是黄色或...

卡伐利亚树为何濒临灭绝?

科学互动:寻找大自然中...

 植物的竞争与合作

微甘菊为什么会成为入侵...

植物之间会相生相克吗?

植物与人类
 植物学史话

谁最早进行植物研究的?

什么是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

我国古代提取染料的植物...

 驯化与作物起源

何谓五谷杂粮?

谁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

马铃薯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小麦是如何起源与传播的?

玉米是怎样起源和传播的?

谷子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

 餐桌上的酸甜苦辣

以酸闻名的植物有哪些?

甜味植物有哪些?

为什么人们选择了辣椒?

吃苦瓜有什么好处?

水果为什么有香味?

神秘果有什么神秘之处?

西红柿是怎样走上餐桌的?

橄榄油是从橄榄里榨出来...

为什么吃菠萝时最好先蘸...

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为什...

科学小实验:观察大蒜的...

 植物与本草

本草学时期是如何对植物...

本草中的十八反指的是什...

六味地黄丸中的六味指的...

用红豆杉木做的杯子喝水...

“是药三分毒”有什么含...

壮阳果真的能壮阳吗?

为什么不起眼的野草也能...

有没有“断肠草”?

五味子真的有五种味道吗?

科学互动:这些常见的中...

 植物的文化魅力

何为岁寒三友?

三大饮品植物是什么?

哪些植物的叶子可以用来...

情人节为什么要送玫瑰花?

宣纸是用哪种植物制成的?

为什么称梅兰竹菊为四君...

红豆指的是什么植物?

科学互动:古诗词中的植...

 人与植物的未来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野生植...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我们...

转基因作物到底安全不安...

科学互动:哪些行为不利...

为什么蝴蝶和蜜蜂喜欢围着花朵转?

每当春天来临,万花丛中总是少不了蝴蝶与蜜蜂的身影,它们围着花朵翩翩起舞,为多彩的春天增加了不少亮色。我们有时也会不禁思考,蝴蝶、蜜蜂为何总是与花朵相伴相依,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奥秘呢?

蝴蝶和蜜蜂在寻找食物

植物的花器官所分泌的花蜜和产生的花粉是蝴蝶和蜜蜂等昆虫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蝴蝶依靠头部的复眼来识别不同颜色和甜度的花朵,通过其口器,吸食花蕊或果食中的汁液。

蜜蜂则需要借助触角,它的嗅觉窝主要分布于触角鞭节前端。通过触角,蜜蜂能够闻出各种花朵的香味,找到花蜜。蜜蜂的口器属于咀嚼式口器,保持着一对左右对称刀斧状的上颚,具有咀嚼固体花粉和建筑蜂巢的本领,而下唇延长,和下颚、舌组成细长的小管,中间有一条长槽,有助于吸吮的功用。如果把这小管深入花朵中,便可源源吸取蜜汁。蜜蜂有了这样的口器,既能采花粉,又能吸吮花蜜。即使遇到像非洲菊等菊科植物盘状的头状花序,蜜蜂也不会乱了阵脚。当蜜蜂飞落到花盘上时,是从外向内一层一层地进行采蜜。它将小管沿雄蕊底部插入,吸取花蜜,采完一朵后再接一朵。欣赏蜜蜂采蜜,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蜜蜂不仅采蜜,而且采集花粉。它的脚就是它的好帮手。蜜蜂的后脚跗节格外膨大,在外侧有一条凹槽,周围长着又长又密的绒毛,组成一个花粉篮。当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往来采集花粉花蜜时,那毛茸茸的脚就沾满了花粉,然后,由后脚跗节上的花粉梳将花粉梳下,收集在花粉篮中。最后用蜜将花粉固定成球状,贮存作为食物。

蝴蝶和蜜蜂在为植物传粉

蝴蝶和蜜蜂在获得食物的同时,也帮助花朵进行了传粉。

传粉是植物有性生殖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植物的异花传粉需借助外力才能完成,借助蝴蝶、蜜蜂等昆虫传送花粉的方式叫虫媒传粉,而靠昆虫传粉的花则被称为虫媒花。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除了蜂类、蝶类外,常见的传粉昆虫还有蛾类、蝇类等,这类昆虫来往于花丛之中,有的是为了在花中产卵,有的是以花朵为栖息场所,有的是采花粉、花蜜作为食料。在这些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花接触,这样也就将花粉传送出去。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和蜜汁,它们的花粉体积较大,表面有突起或花纹,花药开裂时花粉不易被风吹散,常粘成块状,便于昆虫携带。由昆虫传粉的植物占有花植物的大多数,其花型、花蜜及花香也各不一样,既适应了各种昆虫的需要,也装点了我们的生活。 

  

植物利用多种策略实现传粉

自然界中,随着人类对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的研究不断增多,人们对花的适应与分化、物种间相互关系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愈发丰富。令人惊奇的是,植物并不是都像它们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安静平和,为了引诱传粉者来繁衍后代,植物发展了多样的策略来调控花粉的命运和交配的形式。

人们常用“昙花一现”来形容时光的稍纵即逝。昙花又名月下美人,是仙人掌科附生植物。它们通常只开花34小时。尽管时间如此之短,但昙花会释放特殊的香味,并且产生大而白的花瓣,便于夜间活动的动物借助月光、星光,在黑暗中发现花朵,由此吸引蝙蝠、蛾类等为其授粉。

忍冬,因其花有黄、白两色又名金银花,则既可以利用白天的传粉者,又可以利用夜间活动的昆虫。虽然白天蜂类从花药中可以移出较多的花粉,但同时也消耗了其中的大部分,相对而言,夜间采食花蜜的蛾类传粉效率更高,且可将花粉散布得更远,故而金银花通常在黄昏后开花,先让蛾类传粉。

天南星科的春芋,在环境气温为439℃的变化下能维持花部温度在3846℃之间达1天之久。它的花序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可育雄花,中部为主要产热的不育雄花,下部雌花,花序调节温度的时期与雌花接受花粉的时期吻合。在此期间,佛焰苞充分打开,携带花粉的甲虫为接触温暖的不育雄花和营养物而闯进来;佛焰苞变冷后关闭,将一些甲虫包在里面。这期间甲虫的活动使下部的雌花授粉。温度回升后,佛焰苞又部分打开,当甲虫爬出时带走花粉,一次新的传粉之旅就开始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会非常善心地为它们的传粉者提供报酬,有很多植物会利用欺骗的办法来达到传粉的目的。

兰科植物是最有名的欺骗者。如澳大利亚的拖鞋兰、欧洲的眉兰,它们通过将花的形状和颜色都模拟某种雌蜂,并散发与雌蜂的性信息素十分相似的气味来引诱雄蜂,当雄蜂受到引诱爬上花试图交配时,花粉块就沾在了雄蜂身上,并在下一次试图交配时将花粉块传到另一朵花上去,真是一出绝妙的“美人计”呀!

拖鞋兰

与欺骗相比,有些植物的手段就更为残忍,它们通过“谋杀”来达到受粉的目的。南非睡莲的花大而美丽,气味香甜。在花开的前三四天中,辐射对称的花中央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先成熟的雄蕊,食蚜蝇、蜂、甲虫等来访问处在雄性阶段的睡莲花,都会享受一份布满花粉的盛宴。当睡莲在雌性阶段再次开放时,绕着花中心的变成了一池汁液,扁而圆的柱头便隐藏在池底。当昆虫照常光顾时,雄蕊蜡质光滑的表面取代了原先黏质的花粉团。访花者一不小心就滑下了池子,并很快被淹死,身上的花粉脱落并沉积在睡莲的柱头上,由此完成传粉。

为了种族的延续,植物有着各种各样超乎人类想象的传粉谋略,凡此种种,都是植物与昆虫在传粉过程中的协调进化的结果。下一次再见到蝴蝶与蜜蜂围绕着花朵翩翩起舞的时候,也让我们感叹一下这些植物的聪明吧!

(李域琪  刘全儒)

  • 虫媒花
  • 虫媒花
  • 蝴蝶
  • 金银花
  • 金银花
  • 眉兰
  • 眉兰
  • 眉兰
  • 眉兰
  • 蜜蜂
  • 南非睡莲
  • 昙花
  • 天南星科春芋
  • 天南星科春芋
  • 拖鞋兰
  • 拖鞋兰
  • 虫媒花
  • 虫媒花
  • 蝴蝶
  • 金银花
  • 金银花
  • 眉兰
  • 眉兰
  • 眉兰
  • 眉兰
  • 蜜蜂
  • 南非睡莲
  • 昙花
  • 天南星科春芋
  • 天南星科春芋
  • 拖鞋兰
  • 拖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