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得数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朵了。自然界中当数白色花最多,黄色花次之,红色花第三,由于白色花常生于较为荫蔽的地方,而且许多在夜间开放,我们在日常所见的花朵中黄色和红色就显得最多了。
花朵的颜色通常是指花冠的颜色,主要由花瓣细胞中的两大类色素决定。存在于细胞液中的花青素可使花瓣呈现出红、蓝、紫色,而且颜色与细胞液酸碱度密切相关,酸性为红色,中性为紫色,碱性则为蓝色。另一大类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有色体中,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能够使花瓣呈现出黄色、橙黄色或者橙红色。我们所看到的花朵颜色就是由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及酸碱度决定的。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花朵,颜色并不是由花瓣决定的,如八仙花呈现的是花萼的颜色,合欢呈现的是雄蕊的颜色。
对生物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植物的特性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所处环境,得以生存并成功繁殖后代。作为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朵的特性与其后代的繁衍息息相关,它的颜色也是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应。
自然界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植物依靠昆虫进行传粉,而花色是给昆虫的最直接刺激,适当的花色能显著提高植物花粉传播效率。黄色是昆虫普遍喜欢的颜色,黄色花朵更能吸引昆虫的注意力,帮助传粉。例如菊科大多数植物花朵呈现为黄色,就是为了吸引昆虫为其传粉。不同的是,在传粉者中占较大比例的鸟类和蝶类更容易被红色吸引,所以它们传粉的植物就更多选择开出红色花朵。比如木槿开出鲜艳的红色花以吸引鸟类为其传粉。当然,吸引传粉者的不仅仅是花色,还有许多其他的对策。一些夜间开放的花朵借助香味或者臭味吸引传粉者,大多数植物用花蜜或花粉块作为回报来吸引传粉者,还有许多兰花借助外形模拟来诱骗传粉者为其传粉等。
事实上,花朵所显示出的颜色是它反射的光的颜色,也就是说,其实黄色花朵和红色花朵并没有吸收黄色光和红色光,而是将它们反射出去。在七种颜色光波中,红光光波最长,橙光和黄光次之,这几种光波都含有较多热量。野生条件下花色呈现为红橙黄三色的植物多生长于裸露、光照强的地方,反射热量多的长波光,吸收热量少的短波光,能保护柔弱的花瓣不至于被灼伤。相对而言,吸收长波光的蓝紫色花朵一般生长于光照较弱的地方,使花瓣不易被灼伤。
总而言之,色素、传粉者和光照强度的综合作用对花色起决定性作用,也是我们看到的花朵大多是红黄二色的原因。
(杨 容 刘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