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
返回
植物的自然史
 从海洋而来:藻类

最古老的藻类是什么?

怎样区分原核藻类和真核...

真核藻类有哪些主要类群?

淡水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海洋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藻类是如何进化的?

最进化的藻类是什么?

最大的藻类是什么?

藻类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

为什么海水有时会变红?

是什么植物帮诺贝尔制成...

科学互动:辨别常见的淡...

 登上陆地:蕨类与苔藓

目前被认为最早的陆生植...

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苔藓...

石松类为什么从蕨类中分...

为什么蕨类植物会繁盛一...

蕨类植物有没有高大的乔...

科学互动——构建苔藓微...

 种子的诞生:裸子植物

目前已知的最早产生种子...

种子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铁树究竟开不开花?

银杏为什么被称为公孙树?

水杉是怎么发现的?

麻黄、百岁兰和买麻藤为...

谁是裸子植物中的“巨人...

科学小实验:观察松树的...

 花影炫色:被子植物

美丽的花儿从哪里来?

果实和种子的区别在哪里?

果实的形成对被子植物有...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巨人...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老寿...

哪一种被子植物开出的花...

哪种被子植物的花序最大?

谁是最毒的被子植物?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

独木能成林吗?

橘子生于淮北真的会变为...

春夏季节为什么有人会得...

为什么蝴蝶和蜜蜂喜欢围...

科学互动:分辨美丽的“...

 另类植物:真菌和地衣

山区岩石上的彩色斑点是...

馒头为什么会长毛?

发霉的花生能不能吃?

青霉素是从哪里提取来的?

为什么虫子会变成草?

灵芝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吗?

毒蘑菇容易区分吗?

科学小实验:制作蘑菇的...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为什么大树不宜移植?

为什么树怕剥皮?

为什么要给树挂吊瓶?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红?

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

含羞草为何会害羞?

仓库里的香蕉为何会由绿...

为什么种豆可以肥田?

果树为什么要修剪?

有没有会跳舞的植物?

科学小实验:观察豆芽的...

互动小实验:留住秋叶之美

 植物的生存与繁殖

菟丝子是如何寄生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喜欢吃虫...

春天为什么会杨柳絮纷飞?

为什么水稻也怕涝?

金鱼藻为什么淹不死呢?

苍耳果的表面为什么会长...

蝎子草为什么能蜇人?

玉米为什么会长“胡须”?

有些植物为什么晚上开花?

花朵为什么大多是黄色或...

卡伐利亚树为何濒临灭绝?

科学互动:寻找大自然中...

 植物的竞争与合作

微甘菊为什么会成为入侵...

植物之间会相生相克吗?

植物与人类
 植物学史话

谁最早进行植物研究的?

什么是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

我国古代提取染料的植物...

 驯化与作物起源

何谓五谷杂粮?

谁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

马铃薯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小麦是如何起源与传播的?

玉米是怎样起源和传播的?

谷子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

 餐桌上的酸甜苦辣

以酸闻名的植物有哪些?

甜味植物有哪些?

为什么人们选择了辣椒?

吃苦瓜有什么好处?

水果为什么有香味?

神秘果有什么神秘之处?

西红柿是怎样走上餐桌的?

橄榄油是从橄榄里榨出来...

为什么吃菠萝时最好先蘸...

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为什...

科学小实验:观察大蒜的...

 植物与本草

本草学时期是如何对植物...

本草中的十八反指的是什...

六味地黄丸中的六味指的...

用红豆杉木做的杯子喝水...

“是药三分毒”有什么含...

壮阳果真的能壮阳吗?

为什么不起眼的野草也能...

有没有“断肠草”?

五味子真的有五种味道吗?

科学互动:这些常见的中...

 植物的文化魅力

何为岁寒三友?

三大饮品植物是什么?

哪些植物的叶子可以用来...

情人节为什么要送玫瑰花?

宣纸是用哪种植物制成的?

为什么称梅兰竹菊为四君...

红豆指的是什么植物?

科学互动:古诗词中的植...

 人与植物的未来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野生植...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我们...

转基因作物到底安全不安...

科学互动:哪些行为不利...

春夏季节为什么有人会得枯草热?

枯草热是什么病

每当一年春夏来临,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总是令人心生愉悦,植物总是在气温适宜、不会遭到寒冷干扰的春夏之季开花繁殖,这时候一些植物的花粉就会散播到空气中,通过风的媒介来传播花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风媒传粉”。

然而,一种称之为“枯草热”的疾病就是由这些飘散在空气中的花粉引起的,使得许多人无法在这个时候欣赏大好景色。

枯草热,也被人们称作花粉热,是由花粉或者空气中细小的颗粒漂浮物引起的季节过敏性鼻炎。

对于患有季节过敏性鼻炎的这部分人来说,美丽的春夏季反而成为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他们会困扰于鼻内瘙痒、鼻塞(鼻部充血)、流涕、反复喷嚏、眼部瘙痒等十分令人不适的诸多症状,有时还会升级成荨麻疹、与咽炎和眼部结膜炎的并发性炎症、鼻窦炎、耳部感染、哮喘等严重症状——这些病症却都是由最初的“过敏”导致的“发炎(炎症)”所引起的。

何为“过敏”?

为了了解为何会出现这些症状,从而找到对应的解决与缓解办法,我们就需要知道“过敏”为何物。

通常,我们的机体有天然的免疫系统存在,它是人体健康的自我防御部队。为了抵御环境中各种外来的可能入侵物,免疫系统会在这些物质侵入人体内部时做出一系列反应。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解释整个过程吧。

这些入侵人体并激发“战斗”(免疫反应)的物质,我们称其为抗原,这些抗原是人体的“敌人”,当敌人来袭时,人体内会有一部分淋巴细胞作为“哨兵”识别“敌人”抗原的存在,并迅速将“敌人”的情况层层“上报”至人体的免疫“司令部”淋巴器官(如脾脏、胸腺等)。这些作为哨兵的淋巴细胞并没有直接和抗原“战斗”的能力,但是“哨兵”上报的信息却可以间接激活司令部里的另一部分淋巴细胞,这些被激活的淋巴细胞便是“战士”了,它们可以分泌出敌人直接对战的“法宝”——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使“敌人”抗原不能在人体里肆虐,接下来,抗原和抗体的结合物会被人体中的“战场清道夫”吞噬细胞吞噬掉并分解。一个“战士”淋巴细胞可以分泌出许多“武器”抗体,也可以分泌出一些免疫蛋白质作为“传令兵”,向其他的某些细胞做出指令,根据这些细胞的不同,所导致的效应也会不同。我们可以在高中及更高水平的生物学相关教科书上了解到更详细的流程。

类似的“战斗”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的体内,使得人体保持一个健康的平衡。我们称这种“战斗”为免疫反应,这种反应是机体根据严格而精准的信息传递来一步步控制的自我保护机制,保持免疫反应的敏感度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这种免疫反应一旦“草木皆兵”——敏感度升高,那么就会导致过敏(过度敏感)从而引起一系列原本机体不需要的排斥反应,最后造成的结果大多是炎症。此时,我们将“抗原”也称为“过敏原”。

过敏反应发生的器官不同,会导致的过敏现象不同,严重程度也会不同,有时过敏反应会是致命的。就过敏性鼻炎来讲,先天性气管疾病、长期的污染或颗粒物(如花粉和灰尘)的刺激、一些神经性疾病(如抑郁症)等等都会导致鼻部处于过敏状态,鼻部的肥大细胞会在“传令兵”免疫球蛋白E的指令下释放出组织胺(俗称组胺),造成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一系列过敏症状。

小资料

豚草类的花粉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可造成过敏性哮喘、鼻炎、皮炎,每年同期复发,病情逐年加重,严重的会并发肺气肿、心脏病乃至死亡。

在美国,豚草的花粉每年产量约有100万吨,花粉过敏患者1460万,年治疗费高达6亿美元;在日本大阪地区,每年秋天豚草花粉症流行时,大批居民离家逃避;沈阳地区是我国三裂叶豚草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三裂叶豚草的快速扩散,沈阳市1987年空气中三裂叶豚草花粉的含量是1983年的38倍,人群发病率达1.52%

枯草热的防范措施

过敏性鼻炎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和避免病情恶化:

注意饮食均衡,勤锻炼,注意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使心情愉悦,提高身体素质。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爽及空气流通。

避免使用地毡或厚窗帘布,从而减低家居中滋生尘虱的机会。

避免种植会开花的植物,减少花粉所引致的鼻敏感。

避免接触动物的毛发及皮屑。

    定期清洗枕头、床单,避免尘螨在室内滋生。

避免穿着羊毛衣物及接触毛公仔。

尽量不接触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质,如樟脑、油漆、杀虫剂、劣质化妆品等。

尽量远离空气污浊的场所和雾霾天气,如果无法避免,出行需戴有密闭性的优质防护口罩(非无密闭性的普通医用口罩)。

发病时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例如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按照说明书服用的药物)盐酸西替利嗪(Cetirizine)或者氯雷他定(Loratadine)。病情严重时建议咨询医师开药或进行脱敏治疗。

(谢    刘全儒)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