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
返回
植物的自然史
 从海洋而来:藻类

最古老的藻类是什么?

怎样区分原核藻类和真核...

真核藻类有哪些主要类群?

淡水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海洋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藻类是如何进化的?

最进化的藻类是什么?

最大的藻类是什么?

藻类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

为什么海水有时会变红?

是什么植物帮诺贝尔制成...

科学互动:辨别常见的淡...

 登上陆地:蕨类与苔藓

目前被认为最早的陆生植...

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苔藓...

石松类为什么从蕨类中分...

为什么蕨类植物会繁盛一...

蕨类植物有没有高大的乔...

科学互动——构建苔藓微...

 种子的诞生:裸子植物

目前已知的最早产生种子...

种子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铁树究竟开不开花?

银杏为什么被称为公孙树?

水杉是怎么发现的?

麻黄、百岁兰和买麻藤为...

谁是裸子植物中的“巨人...

科学小实验:观察松树的...

 花影炫色:被子植物

美丽的花儿从哪里来?

果实和种子的区别在哪里?

果实的形成对被子植物有...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巨人...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老寿...

哪一种被子植物开出的花...

哪种被子植物的花序最大?

谁是最毒的被子植物?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

独木能成林吗?

橘子生于淮北真的会变为...

春夏季节为什么有人会得...

为什么蝴蝶和蜜蜂喜欢围...

科学互动:分辨美丽的“...

 另类植物:真菌和地衣

山区岩石上的彩色斑点是...

馒头为什么会长毛?

发霉的花生能不能吃?

青霉素是从哪里提取来的?

为什么虫子会变成草?

灵芝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吗?

毒蘑菇容易区分吗?

科学小实验:制作蘑菇的...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为什么大树不宜移植?

为什么树怕剥皮?

为什么要给树挂吊瓶?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红?

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

含羞草为何会害羞?

仓库里的香蕉为何会由绿...

为什么种豆可以肥田?

果树为什么要修剪?

有没有会跳舞的植物?

科学小实验:观察豆芽的...

互动小实验:留住秋叶之美

 植物的生存与繁殖

菟丝子是如何寄生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喜欢吃虫...

春天为什么会杨柳絮纷飞?

为什么水稻也怕涝?

金鱼藻为什么淹不死呢?

苍耳果的表面为什么会长...

蝎子草为什么能蜇人?

玉米为什么会长“胡须”?

有些植物为什么晚上开花?

花朵为什么大多是黄色或...

卡伐利亚树为何濒临灭绝?

科学互动:寻找大自然中...

 植物的竞争与合作

微甘菊为什么会成为入侵...

植物之间会相生相克吗?

植物与人类
 植物学史话

谁最早进行植物研究的?

什么是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

我国古代提取染料的植物...

 驯化与作物起源

何谓五谷杂粮?

谁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

马铃薯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小麦是如何起源与传播的?

玉米是怎样起源和传播的?

谷子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

 餐桌上的酸甜苦辣

以酸闻名的植物有哪些?

甜味植物有哪些?

为什么人们选择了辣椒?

吃苦瓜有什么好处?

水果为什么有香味?

神秘果有什么神秘之处?

西红柿是怎样走上餐桌的?

橄榄油是从橄榄里榨出来...

为什么吃菠萝时最好先蘸...

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为什...

科学小实验:观察大蒜的...

 植物与本草

本草学时期是如何对植物...

本草中的十八反指的是什...

六味地黄丸中的六味指的...

用红豆杉木做的杯子喝水...

“是药三分毒”有什么含...

壮阳果真的能壮阳吗?

为什么不起眼的野草也能...

有没有“断肠草”?

五味子真的有五种味道吗?

科学互动:这些常见的中...

 植物的文化魅力

何为岁寒三友?

三大饮品植物是什么?

哪些植物的叶子可以用来...

情人节为什么要送玫瑰花?

宣纸是用哪种植物制成的?

为什么称梅兰竹菊为四君...

红豆指的是什么植物?

科学互动:古诗词中的植...

 人与植物的未来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野生植...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我们...

转基因作物到底安全不安...

科学互动:哪些行为不利...

仓库里的香蕉为何会由绿变黄?

植物学上的香蕉

植物学上的香蕉(Musa nana)隶属于芭蕉科芭蕉属,是一种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经济植物。我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

水果香蕉

香蕉的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相互包裹形成高35米的假茎;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23米,宽6070厘米,叶柄短粗,叶翼显著,张开。

穗状花序大而下垂,由假茎顶端抽出,苞片外面紫红色,被白粉,内面深红色,具光泽,每苞片内有花2列,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雄花苞片不脱落。

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我们平常所说的香蕉是指它的果实。香蕉味香,富于营养,据分析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此外,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香蕉富含钾和镁,钾能防止血压上升、肌肉痉挛,镁则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

因此,香蕉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水果。糖尿病患者进食香蕉可使尿糖相对降低,故对缓解病情也大有益处。香蕉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解除忧郁。睡前吃香蕉,还有镇静的作用。香蕉含有的维生素A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维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视力所需要;硫胺素能抗脚气病,促进食欲、助消化,保护神经系统;核黄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香蕉还有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助消化和滋补的作用。香蕉容易消化、吸收,从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并补给均衡的营养。

仓库里的香蕉为何会由绿变黄

我们常吃的香蕉外皮一般都是黄色的,而在进仓库之前则是绿色的。因为,外皮黄色的香蕉可存放的时间并不长,几天之内就“烂掉了”。同样地,香蕉在香蕉植株上完全成熟时,果皮易裂,不利于搬运及贮藏。所以植株上的香蕉外皮还是绿色时,也就是七八分熟时,人们就要把它采摘下来了。

刚采收的香蕉青涩且硬,难以入口,这“青”来源于外果皮中的叶绿素,“涩”来自于其中的单宁,而“硬”主要是果胶的功能,“不甜”则是因为淀粉还没有转化成糖。在香蕉的外皮细胞中,含有叶绿素与叶黄素。香蕉没成熟时,叶绿素掩盖住了叶黄素的黄色,所以香蕉看上去是绿色的。等到成熟的时候,植物中就会产生乙烯,乙烯一出现,香蕉中一些细胞分泌的酶便来分解叶绿素,于是绿色褪去,叶黄素的黄色便显示出来了,香蕉也就换上了一件代表着成熟的黄色的新装。而且淀粉酶把淀粉水解成糖,吃起来便甜而不涩了;果胶酶则分解掉了一些果胶,香蕉变软了;还有一些酶分解水果中的特定化合物而释放出某些气体,于是香蕉就有了香味……这样,青涩的绿香蕉就蜕变成了香甜可口的黄香蕉了。

我们了解了香蕉为何会由绿变黄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乙烯的浓度来控制香蕉的成熟了。在香蕉很不成熟的时候采收来,放置在13~14℃环境中,此时乙烯产生最慢,就可以放置较长的时间。

如果在包装箱内放有吸附乙烯的材料,就能把乙烯的浓度控制得更低,可以大大延长保存时间。到了需要的时候,把“昏睡”的香蕉们用乙烯“唤醒”,就可以在几天之内变熟了。一般而言,热带和温带的水果对乙烯都很敏感,杧果、猕猴桃、苹果、梨、柠檬等也常常采取这样的方式保鲜或催熟。

香蕉里为什么没有种子

在吃香蕉时,你是否注意到,香蕉似乎没有种子。在植物界里,有花植物开花结籽,那是自然规律。香蕉是有花植物的一种,因此,它也不例外。那么,为什么我们常吃的香蕉都吃不出种子呢?这就要追溯到香蕉的起源了。

一般认为,香蕉原产于东南亚,当地的农民最早种植小果野蕉(M. acuminata),并将其传播到东南亚西北部,与原生于印度东部到华南一带的野蕉(M. balbisiana)发生杂交,形成香蕉这一杂交种,日常食用的香蕉一般为三倍体,由于三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发生紊乱,极少有正常配子产生,更少有正常合子形成,因而不产生种子。我们常吃的香蕉的果肉里面可以看到的一排排褐色小点,就是没有得到充分发育而退化的种子痕迹。

(肖宇婕  刘全儒)

  • 4
  • 5
  • 6
  • 7
  • 8
  • 10
  • 12
  • 13
  • 14
  • 15
  • 4
  • 5
  • 6
  • 7
  • 8
  • 10
  • 12
  • 13
  • 14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