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时代对植物的认识
最早对植物的认识始于早期人类,这些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们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并开启了原始农业的历程。起初的这些对植物的认识只是基于口授的信息交流,哪些植物营养丰富可以食用,而哪些又有毒,类似的植物知识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随后,进一步的知识交流包括了如何使用植物作为草药治疗疾病以及解决其他生存问题。
植物学之父
伴随着文字书写发展成为一种交流手段,关于植物的第一个实体记录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0,000年前,但第一个真正研究植物的人当属被称为“植物学之父”的古希腊博物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公元前371—前286年)。他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并被认为是研究植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植物学的鼻祖。他著作颇丰,包括两套最为重要的植物著作《植物的历史》和《植物生长的原因》。
泰奥弗拉斯托斯最早察觉到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不同,以及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他将植物归为四类:乔木、灌木、亚灌木和草本;将花序区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区别出子房位置的不同;区别出离瓣花冠和合瓣花冠。他同时也对诸如植物发芽、栽培和繁殖等重要领域做了阐述。
植物分类学之父
随着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更加普遍,以及同更远地方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得频繁,许多新的植物随之被发现。这些植物经常被种植在欧洲的花园里,有些还成为新的主食,其准确地命名和鉴定由此变得非常重要。
1753年,瑞典著名的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出版了他著名的《植物种志》。林奈在其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植物约7300种。为了能以一套统一的方式分类排列植物,他创造了一套基于雄蕊和雌蕊为主要分类依据的分类系统,以方便任何人都可以根据植物的雄蕊数目和雌蕊花柱的数目找到其系统位置并对其命名。他对植物进行分组,划分了24个纲;并给每种植物起了一个分为两部分的名称,这两个名称均为拉丁文,第一个名称为属名,第二个名称为种加词,由此创造了延续至今仍在普遍使用的双名法命名系统。
从此之后,众多的科学家逐渐开始有所作为,越来越多的发现使得植物学知识海量扩增。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多数量的植物尚不为我们所知,仍有成千上万的植物物种的无数奥秘等待着人类去发现。
(何 毅 刘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