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酸闻名的植物有哪些?
在《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走得十分疲乏,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士兵们都很口渴,都不想再走了。这时曹操灵机一动,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
望梅止渴的梅
这种让大家口水不止的梅子就是现在所说的梅(Armeniaca mume),梅原产我国,已有7000多年的应用历史。
长期以来,根据人们利用目的已经分化出了果梅和花梅两大类不同品系。“岁寒三友”和“植物四君子”均指的是花梅。
果梅经过长期的栽培,也形成了多个栽培品种,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白梅品种群,果实黄白色,质粗,味苦,核大肉少,供制梅干用,成熟期在4月上、中旬,常见品种如大白头、太公种等。
第二类为青梅品种群,果实青色或青黄色,味酸或稍带苦涩,品质中等,多数供制蜜饯用,成熟期为4月中、下旬,《三国演义》里所提到的梅应该是这类,常见品种如四月梅、五月梅、白水梅等。
第三类为红梅品种群,果实红色或紫红色,质细脆而味稍酸,品质优良,供制陈皮梅、劈梅等用,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至6月,常见的品种如软条梅、紫蒂梅、大叶猪肝、胭脂梅等。
果梅具有独特的酸、甜、苦味带清香气,有开胃健脾、镇咳止痛、解热止渴之功效,并含有糖、果胶、多糖、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铁、钙等营养成分,可加工成多种梅干制品。
青梅不同于梅
在植物学上称作青梅(Vatica mangachapoi)的确不是梅,而是属于双子叶植物纲龙脑香科青梅属的植物。树皮青灰色,幼枝和嫩叶密被星状毛。聚伞圆锥花序,花小,白色,果近球形,具增大的花萼裂片,并且2枚较长。仅分布于海南,生于丘陵或坡地。青梅的木材坚硬,耐腐、耐湿,为优良的渔轮用材。但果实并没有食用功能。
其他酸味果品
柠檬(Citrus limon)隶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果实味酸,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糖类、钙、磷、铁、维生素、烟酸、奎宁酸、柠檬酸、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对人体十分有益。如预防感冒、刺激造血和有助于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等作用。柠檬酸还具有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
酢浆草科阳桃属的阳桃(Averrhoa carambola),果实大而味酸,多用作烹调配料或蜜饯原料。值得一提的是,阳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鲜果含有苹果酸、柠檬酸、草酸、多种维生素、微量脂肪及蛋白质等,能减少机体对脂肪的吸收,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同时还可保护肝脏,降低血糖。
豆科酸角属的酸角(Tamarindus indica)也给大家留下了很酸的印象。酸角的树身高大,树干粗糙,枝叶扶疏,枝头挂着一串串、一嘟噜褐色的弯钩形荚果。野酸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尤其是钙的含量极为显著,号称“果中钙王”。云南以酸角为原料结合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开发出许多具有云南风味的食品。
野性的酸味植物
在黄土高原干涸河床地或山坡山坡上,经常生长着一种带刺的落叶灌木,名叫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因为其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沙棘果实小,直径4~6毫米,橙黄色或橘红色,但味道很酸,当地人称为“酸刺果”。果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果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沙棘果实除鲜食外,已被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多种食品和保健品。
(刘全儒 王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