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
返回
植物的自然史
 从海洋而来:藻类

最古老的藻类是什么?

怎样区分原核藻类和真核...

真核藻类有哪些主要类群?

淡水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海洋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藻类是如何进化的?

最进化的藻类是什么?

最大的藻类是什么?

藻类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

为什么海水有时会变红?

是什么植物帮诺贝尔制成...

科学互动:辨别常见的淡...

 登上陆地:蕨类与苔藓

目前被认为最早的陆生植...

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苔藓...

石松类为什么从蕨类中分...

为什么蕨类植物会繁盛一...

蕨类植物有没有高大的乔...

科学互动——构建苔藓微...

 种子的诞生:裸子植物

目前已知的最早产生种子...

种子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铁树究竟开不开花?

银杏为什么被称为公孙树?

水杉是怎么发现的?

麻黄、百岁兰和买麻藤为...

谁是裸子植物中的“巨人...

科学小实验:观察松树的...

 花影炫色:被子植物

美丽的花儿从哪里来?

果实和种子的区别在哪里?

果实的形成对被子植物有...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巨人...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老寿...

哪一种被子植物开出的花...

哪种被子植物的花序最大?

谁是最毒的被子植物?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

独木能成林吗?

橘子生于淮北真的会变为...

春夏季节为什么有人会得...

为什么蝴蝶和蜜蜂喜欢围...

科学互动:分辨美丽的“...

 另类植物:真菌和地衣

山区岩石上的彩色斑点是...

馒头为什么会长毛?

发霉的花生能不能吃?

青霉素是从哪里提取来的?

为什么虫子会变成草?

灵芝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吗?

毒蘑菇容易区分吗?

科学小实验:制作蘑菇的...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为什么大树不宜移植?

为什么树怕剥皮?

为什么要给树挂吊瓶?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红?

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

含羞草为何会害羞?

仓库里的香蕉为何会由绿...

为什么种豆可以肥田?

果树为什么要修剪?

有没有会跳舞的植物?

科学小实验:观察豆芽的...

互动小实验:留住秋叶之美

 植物的生存与繁殖

菟丝子是如何寄生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喜欢吃虫...

春天为什么会杨柳絮纷飞?

为什么水稻也怕涝?

金鱼藻为什么淹不死呢?

苍耳果的表面为什么会长...

蝎子草为什么能蜇人?

玉米为什么会长“胡须”?

有些植物为什么晚上开花?

花朵为什么大多是黄色或...

卡伐利亚树为何濒临灭绝?

科学互动:寻找大自然中...

 植物的竞争与合作

微甘菊为什么会成为入侵...

植物之间会相生相克吗?

植物与人类
 植物学史话

谁最早进行植物研究的?

什么是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

我国古代提取染料的植物...

 驯化与作物起源

何谓五谷杂粮?

谁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

马铃薯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小麦是如何起源与传播的?

玉米是怎样起源和传播的?

谷子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

 餐桌上的酸甜苦辣

以酸闻名的植物有哪些?

甜味植物有哪些?

为什么人们选择了辣椒?

吃苦瓜有什么好处?

水果为什么有香味?

神秘果有什么神秘之处?

西红柿是怎样走上餐桌的?

橄榄油是从橄榄里榨出来...

为什么吃菠萝时最好先蘸...

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为什...

科学小实验:观察大蒜的...

 植物与本草

本草学时期是如何对植物...

本草中的十八反指的是什...

六味地黄丸中的六味指的...

用红豆杉木做的杯子喝水...

“是药三分毒”有什么含...

壮阳果真的能壮阳吗?

为什么不起眼的野草也能...

有没有“断肠草”?

五味子真的有五种味道吗?

科学互动:这些常见的中...

 植物的文化魅力

何为岁寒三友?

三大饮品植物是什么?

哪些植物的叶子可以用来...

情人节为什么要送玫瑰花?

宣纸是用哪种植物制成的?

为什么称梅兰竹菊为四君...

红豆指的是什么植物?

科学互动:古诗词中的植...

 人与植物的未来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野生植...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我们...

转基因作物到底安全不安...

科学互动:哪些行为不利...

独木能成林吗?

鸟的天堂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是巴金《鸟的天堂》一文对独木成林的榕树描述,小时候学习这段课文时就对这美丽的南国榕树和飞鸟万只的壮观景象十分向往,更加好奇的是这独木如何能成林呢?

榕树家族

巴金散文中的树——榕树(Ficus microcarpa),是一种常绿大乔木,在我国广东、福建、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均有分布。

而我们一般所说的榕树通常泛指桑科榕属植物,全世界有750多种榕树,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地区,尤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我国约有98种。

除榕树外最常见的种类还有:佛教寺院栽培的菩提树、北方温室盆栽的印度榕(又叫印度橡皮树)、在深圳作为行道树的高山榕等。

独木如何成林

榕树之所以能独木成林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根——气生根,由于榕树长期生长在雨量多、气温高的热带地区,空气闷热,呼吸困难,为了适应这种生活环境,榕树便在长期进化中发育出了气生根。

而且气生根会一直下垂,到达地面后即扎入土壤中,再产生侧根,以后这些气生根通过次生生长逐渐长粗,在继续发挥根作用的同时又起了支持作用,我们称之为支柱根。

有了这些支柱根,就使得榕树树冠不断扩展,成为由一株树发展而来的占有较大面积的树木,故有“独木成林”之感。不过暴露在空气中的气生根没有根毛和根冠,不能吸收养分,没有根的基本功能,但能吸收湿热空气中含的水分,也有呼吸功能。

最大的独木林

世界上最大的榕树有二株:一株在印度加尔各答的植物园内,树冠面积近20亩,树龄达200年;另一株在孟加拉国的杰索尔地区,其树冠面积有40多亩,树龄达900年,是世界上树冠最大的树。这棵孟加拉榕树有支柱根约4000多个,从远处望去,像是一片树林。据说曾有一支六七千人的军队在这株大榕树下乘过凉。

成为绞杀植物的榕树

榕属中有的树种如垂叶榕由于气生根发达,成为绞杀植物,有“根中恶霸”之称。当动物把它的种子携带到其他树木的枝丫或树皮裂隙上后,种子便会萌发,幼小的垂叶榕能产生不定根,像附生植物一样,随着榕树的不断长大,其不定根互相交叉融合,逐渐将寄主树木包住勒紧,并借助寄主树来支撑自己躯体,成为大树时,根和茎已整个地包住寄主树,寄主树最终由于输导组织被卡紧,营养亏缺而枯死,它自己却变成为独立的大树。

垂叶榕还常会从高大的枝桠上长出许多条气生根,起初细如铁丝,随风飘荡,一旦接触地面,就深插入地里迅速生长,并逐渐长成圆柱形的支柱根,然后向四周扩散,最后也能形成“独木成林”的奇景。在云南西双版纳,常常见到垂叶榕绞死油棕树形成的外层根茎交织、内部完全中空的奇形怪状。

榕树为了适应潮湿闷热的环境进化出了特有的气生根,演化出了奇特的独木成林的植物景观,真是美丽而又聪明的南国奇树!

(张    刘全儒)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