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受“一次成园”、“短期成景”等短期造园思想的影响,大规模地移栽大树在城乡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大树移栽的造价很高,但成活率却始终不高。那么,大树为什么不适合移栽呢。
大树移植成活困难
大树移植较常规园林苗木栽培成活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系的吸收功能明显下降。大树年龄大,阶段发育老,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挖掘和栽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恢复慢,新根、新枝再生能力差。大树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根系范围不断扩张,不仅远远超出主枝的伸展范围,而且伸入土壤深处,有效吸收根大多处于深层和冠缘主枝投影圈以外。大树移栽时,带根的幅度远比此范围小,一般只能为树木胸径的7~10倍,而此范围内多为主根系,且木质化严重,有效吸收根大部分没有被保留,造成了根的吸收功能明显受到影响。
其次,打破了水分消耗与供给的平衡。大树形体高大,枝叶的蒸腾面积大。移栽大树前,水分的循环呈良性,叶表蒸腾量一般占根系吸收量99%左右,地上、地下的水分处于平衡状态。移栽后,在根系有效吸收面积形成前,水分平衡被迅速打破,大树会因水分消耗与供给严重失调而出现枯萎死亡。
第三,改变了树木生存原始自然条件。物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所适应的生长带区域。远距离、跨海拔高度、迁徙式的移栽,改变了树木生存原始自然条件,从而导致枯萎死亡。此外, 因土壤pH、通透状况、肥力条件等差异形成的不适应期、特殊年份的强烈季节温差、超负荷的光照强度变化也会导致移栽大树的死亡。
第四,树木大,土球重,在起挖,搬运,栽植过程中易造成树皮受损、土球破裂、树枝折断,从而危及大树成活。
此外,大风及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影响大树移栽成活率。
大树移植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大树移植是一个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常常是由于在城市建设中,一些新的规划需要移动一些大树而不得已而为的事情。而且为了提高大树移栽成活质量,大树挖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用有效的技术处理。
(1)杜绝从野外环境中挖掘大树。移栽的树木一定是从苗圃培育的树木。
(2)土壤的温度和透气性:大树的品种不同其成活所需要的土壤温度也不同,通常情况下亚热带、热带树木需要的土壤温度高,寒带和温带树木需要的土壤温度较低。土壤的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阻碍植物根部的生长,进而影响大树移栽的成活率。土壤的透气性会影响植物根部的生长。透气性好的松软土壤部分植物根系多,生长茁壮;透气性差的坚硬土壤部分植物根系少,生长缓慢,甚至早衰。
(3)树种的选择:尽量选择适合在本地生长的树种,不能片面地追求新奇树种。大树移栽之前一定要考虑树种的年龄、规格、习性等特征。
(4)移栽季节: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植物在春天生长发芽,夏季茁壮成长,开花秋季结果,落叶冬季进入休眠期。冬季和夏季移栽大树较不易成活,这是由于在冬季植物处于休眠期不能快速生根发芽;夏季树叶的水分蒸发量巨大,大树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蒸发的水分不能由根部及时供给容易造成植物枯萎。阔叶树一般在3月下旬前移植,针叶树也可秋季进行,但均以3月初移植为理想,并最好选阴而无雨,晴而无风的天气。
(5)移植时的处理:移植前15~30天进行修剪,并对3~5cm以上口径的伤口进行消毒保护。移植前1~2天,用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索、萘乙酸、吲哚丁酸等促进生根的溶液喷洒树冠枝叶或者将这些溶液作为定根水浇灌,有利于成活;如果采用裸根移植,更应将根系在上述溶液中浸泡数小时。挖掘时,粗根必须用锋利的手锯或枝剪切断。然后用利刀削平l切口,并用0.2%~0.5%的高锰酸钾涂抹伤口。
(6)后期保养:大树移栽后养护人员要精心管理不能只是简单地浇灌,同时还要注意给植物供给必要的养分。在夏季要注意防晒,对树种施加遮阴措施,减少枝叶水分的蒸发,冬季要注意保暖,从而全面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
(刘全儒 杨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