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狗尾草
狗尾草是禾本科植物,是常见的路边杂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能长到50厘米左右,茎秆分成一丛一丛的,叶子较狭窄。狗尾草依靠种子繁育,它毛茸茸的花序微微下垂,像小狗的尾巴,狗尾草也因此得名。狗尾草分布在东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各地的农田、路旁、荒地均有生长。它不怕干旱等恶劣的环境,对农田谷类危害较严重。
别看狗尾草现在被认为是一种农田杂草,可是你知道吗?狗尾草可是谷子的祖先!最初的谷子就和狗尾草差不多,经过千百年的栽培选育,人们培育出了今天高产的谷子品种。
良莠要会区分
狗尾草还有一个兄弟叫谷莠子,实际上是一种体型更大的狗尾草,主要生长在北方各省、市、自治区,是谷子地里的伴生杂草,它经过长期适应已长得和谷子模样非常相近,所以谷莠子混在谷子中常常不易被发现。“良莠不齐”的成语就可能来源于此,形象地比喻不分好坏。事实上如果在谷子地里不能把谷莠子及早地拔除,就会影响谷子的产量。区分谷莠子和谷子的关键是观察小苗基部是否分叉且颜色发紫,谷莠子成熟期比谷子早,在谷子收获前落地,来年又发芽危害谷子。谷莠子成熟后没有谷子饱满,有很多空壳,它使谷子产量下降。谷莠子和狗尾草一样,也是谷子的祖先,比狗尾草更接近谷子一些。
谁最早培育了谷子?
谷子,古称粟,去皮后为小米。它最初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成为粮食作物。谷子的种植为中国人首创。据最新的考古资料,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粟,出土在我国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7300年左右。磁山遗址是 1976年至 1978年发掘的,那里储存粮食的窖穴有88个,所藏全部为粟。这是中国粟出土年代最早的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粟。这证明在7000多年前,粟已成为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粮。
谷子的传播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谷子由东向西传播,经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奥地利传遍整个欧洲。同时又向东传到朝鲜、日本等地。日本在传入稻作之前,谷子曾是国民的主要食粮。谷子的栽培是中国人民早期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刘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