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的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在受到外力触碰时会立即闭合,表现出害羞的样子,这也是植物会运动的代表。在植物界中,还真有一种植物可以主动进行枝叶的运动,就像在舞蹈一样,它就是舞草。
会跳舞的舞草
舞草(Codariocalyx motorius),又称风流草,是豆科多年生小灌木,高可达1.5米,具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大,长约8厘米,侧小叶长仅2厘米左右,花紫红色,荚果有5~9个荚节。舞草产于我国华南、西南的广大地区,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
舞草可以伴随音乐翩翩起舞,舞草“跳舞”,并非整个植株在运动,引起人们兴趣的所谓舞蹈,是它的一对侧小叶能进行明显的转动:或做360°的大回环,或做上下摆动。同一植株上各小叶在运动时虽然有快有慢,但却颇具节奏。时而两片小叶同时向上合拢,然后又慢慢地分开平展,似蝴蝶在轻舞双翅;时而一片向上,另一片朝下,像艺术体操中的优美舞姿;有时许多小叶同时起舞,此起彼落,蔚为奇观。
舞草即便在午夜“睡眠”状态下,小叶也仍在徐徐转动,只是速度比白天慢。每当夜幕降临,舞草便进入“睡眠”状态,叶柄向上贴向枝条,顶小叶下垂,就像一把合起的折刀。随着晨曦的到来,它的叶腋角度增大,顶小叶被撑开。如果在舞草进入“梦乡”以后,将它的顶生小叶往上抬,就会发现它在下垂时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紧张状态。叶腋的角度和顶小叶与叶柄的角度难以随意改变。
舞草跳舞的原因
研究表明,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与温度、阳光和一定节奏、节律、强度下的声波感应有关。在常温强光且无风雨的环境条件下,舞草的2片侧小叶也会不停地摆动,在半分钟内,每片小叶可完成椭圆形的运动1次,小叶每转动达180°之后便又弹回原处,尔后又再行摆动。如果光照越强或声波振动越大,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快,直至晚上所有叶片下垂闭合睡眠为止。
舞草侧小叶不停舞动的原因是由于其小叶柄基部的海绵体组织对光有敏感反应的结果。每当太阳照射,温度上升,植物体内水分加速蒸发,海绵体就会膨胀,小叶便左右摆动起来。此外,舞草还会有声感,当它受到音量35~40分贝的歌声振荡时,海绵体也会收缩,带动小叶片翩翩起舞。
舞草侧小叶的转动既不像含羞草那样由外界刺激引起,也不似向日葵那样有明显的趋光性,我行我素、别具一格。这种运动现象在植物界确属罕见。那么舞草因何而舞呢?目前仍是个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刘慧圆 刘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