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壮阳果
最早看到所谓的“壮阳果”是在广西桂林的小批发市场上,当时也没有在意。后来,北京大学的汪劲武教授托人捎来2个果子和一份说明书,并说有朋友从临时性的商品市场买来的一种药用干果,可以壮阳,询问药效如何?这是我第二次看见这种果实了。
我仔细阅读了说明书,上面写道:壮阳果别名风流果、龟头子,产自西藏。据《本草纲目》《现代中医药》等记载,壮阳果补胃强腰、壮阳生精、滋补肾髓,经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结果表明,肾虚则体虚,壮阳果对肾虚引起的腰酸、腰痛、腿寒脚凉、体虚、盗汗,女子肾亏引起的面色萎黄、黑皮色斑、皮肤干涩,男子肾虚阳痿、早泄、滑精衰弱有较好的功效。长期饮用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睡眠质量,调节内分泌,肢体有力,皮肤光泽,面色红润,头发有光泽,延缓衰老等。最后,说明书还给出了用法用量:泡酒3~5粒;开水泡水,每日服1粒。
原来是厚鳞柯
由于这种干果形态特殊,果皮很坚硬,很像壳斗科的果实,于是我给汪教授回了电话,认为应该属于壳斗科柯属的果实。汪教授经过核实《中国植物志》22卷132页及133页的图(图版37,图1-7),最后确定是壳斗科柯属厚鳞柯(Lithocarpus pachylepis A. Carnus)的果。
厚鳞柯产于广西西部(那坡)和云南东南部(屏边),但并未记载产自西藏。查《西藏植物志》第一卷,也未见收载该种,说明此种并不产于西藏。
服用壮阳果应慎重
查藏药志及中华藏本草等书未发现此种记载,《中药大辞典》和《中华药海》也未见对该果子药用的记载,《本草纲目》也未查到该条目,说明此种尚未作为药材记载。
查阅《中药大辞典》,有关柯属植物药用的记载只有3条:一条为野槟榔,原植物为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的花序,其主治功用:顺气消食,健胃,杀虫;治食积腹胀,虫积不化;一条为柯树皮,原植物为柯(Lithocarpus glaber)的树皮的韧皮部,有小毒,治浮气水肿;一条为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s)叶,治高血压。另查本书的“橡实”条目,其主治功效为涩肠固脱,治泻痢脱肛,痔血。上述四条均与壮阳无关。据本人所知,该科植物通常含较多的鞣质和丹宁,且有时有小毒,建议广大读者谨慎服用这种壮阳果。
(刘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