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树挂吊瓶
大家如果生病了,会去医院输液,同样的道理树木长得不好或者“生病”了,园丁也要给它们挂吊瓶。这样能够让树木更快地吸收到更多的营养物质或者药物。
什么样的树需要挂吊瓶
即将要被移栽的树木,需要经过长时间运输,为了能在运输过程中仍然保持生命力,需要提前输液,储存树体水分、养分以供给树体移植后所需。
新栽培的树木在长距离的运输后,根部可能会受到一些损伤,不能够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需要立即输液维持细胞活性,促进收支平衡,促进伤口恢复。
反季节栽培的树木,为了适应环境,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及时输液维持代谢,促进根系和新芽萌发。
遭到病虫害的树木,通过输液输入杀虫剂等,帮助树木更快地战胜虫害。
树木输什么液体
针对不同情况的树木,吊瓶液体也有不同的配方。
大树移栽或者反季节种植,一般以打破休眠,促进生长为主,使用的药剂为:萘乙酸钠盐30~50毫克(促进枝条茁壮生长)、尿素20毫克混合(视植株生长情况使用,矮小则尿素量增多,正常则只需要20毫克,目的是积累氮肥,为新生植株长叶储存必备的叶绿素原料)以及带有矿物质的水(补充镁、钠微量元素,促进萌芽长叶)。
另外一种就是老树的复壮或者病虫害的除治:如果是植株衰弱,那么也是使用萘乙酸钠盐和尿素,只是生长素用量加倍,最多3到5倍即可,而不可以用尿素,以免产生质壁分离,造成脱水,加速死亡;如果是细菌类病害,树干有明显的絮状白色霉斑的,那么就应该使用霜霉威、多菌灵溶液吊挂输液。
对于柑橘科植物,发现香橼、橘子树输液皱缩、黄斑的,则有可能是柑橘科疮痂病,适合使用石硫合剂溶液喷施,辅以赤霉素、庆大霉素溶液输液。而松树一类的,出现溃烂性、流油病害的,用多菌灵等药剂不明显的,应该用代森锌锰溶液输液。
这些配方也都是根据园丁的经验所得,然而一切的配药都要根据实际的看苗诊断,不能一概而论。
如何给树木输液
为树木“输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园林工作者提出的为大树补充营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于古树复壮意义重大,对于普通的大树移栽保活也有其特有的作用。
首先是输液部位的选择:
无论是整株输液还是局部输液,一般要求从被选择部位输入的液体能均匀分布于目标部位。因为选择输液的部位不同,输入液在树体上的液流方向和流向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输液部位低,输入液向上输送过程中有较长的时间做横向扩散,扩散的面积大,输入液在全株的分布也更趋均匀;输液时若将孔打在局部小枝上,根据就近原则,药液则单枝吸收;打在枝条的下方,根据同向运输法则,则会被打孔上方的枝条吸收。应优先选用具有一定恢复能力或易于保护的输液部位。如选择根上或根颈部位输液,愈合能力最强,伤口愈合快,由于孔口位置低,便于堆土保护,夏季保墒、防日灼,冬季防冻,还可防病虫侵入注孔。
其次是输液袋的选择:
为了能够保证输入液体化学性质的稳定,不变质,不变色,不产生沉淀,要求输液袋具有一定的避光性,密封性。另外本着环保的原则,输液袋最好是可以反复利用的。
第三是输液量的确定:
输液毕竟是从外界给予树木物质,所以一定要考虑树木的收支平衡。科学地讲,输液量要考虑树木胸径、冠幅大小、树体高度、发根量、体量、移栽季节等因素。
第四是输液温度的控制:
输入液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树木的正常代谢。因此一定要尽量让输入液温、气温和树体温度达到一致,特别是夏天曝晒后的吊瓶要进行遮阴降温处理。
最后是输液时间的调节和输液后的处理:
同一输液孔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5天,输液时间过长,钻注的伤口产生愈伤组织堵塞孔口影响液流,还有些树不耐水渍,孔口容易腐烂,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因此若需连续补液,要及时更换插孔,并对使用后的插孔及时进行消毒促愈合处理,输完液之后的袋子要及时取下,以防液体回流。
(王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