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有这样的情节:杨过身中情花之毒,危在旦夕,一灯大师的师弟——一位天竺胡僧专程到绝情谷寻找解药。他认为“毒蛇出没处必有化解蛇毒的草药,而配制情花解药所需的药草,主要的一味多半也会生长在情花之下”。后来,他终于在临死前发现了情花的克星——断肠草。那么到底有没有情花和断肠草这样的植物呢?
植物志记载的断肠草
情花无疑是小说的杜撰,因为那无非是对江湖儿女爱恨情仇的物化罢了,而断肠草在从古至今的中医典籍及植物志书中却真实存在。断肠草一名,源于其具有大毒,误食后人畜会有生命危险。通过对《中国植物志》的查找,俗称断肠草的植物涵盖了6科10属,多达29种。其中有一种叫断肠草的植物在罂粟科中出现最多,共涉及3属21种,仅紫堇属(Corydalis)中共有19种榜上有名,其余还包括绿绒蒿属的椭果绿绒蒿(Meconopsis chelidoniifolia)和白屈菜属的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剩下5个科的叫断肠草的植物分别是毛茛科乌头属的伏毛铁棒锤(Aconitum flavum);大戟科雀舌木属的雀儿舌头(Leptopus chinensis),瑞香科狼毒属的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Gelsemium elegans),夹竹桃科羊角拗属的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白叶藤属的古钩藤(Cryptolepis buchananii)、牛角瓜属的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夺命断肠草——钩吻
钩吻是一种藤本植物,又称胡蔓藤。从名字上都觉得十分霸气,夺命之钩、死亡之吻,不禁让人联想起西方神话中的“死神镰刀”。从毒性上看,钩吻全株都含有名为“钩吻碱”的剧毒生物碱,可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抑制延脑的呼吸中枢,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从而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同时还作用于迷走神经和心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加剧了肝、肾等脏器的损害。近年来,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区的数起误食毒草中毒事件的元凶都是这种开着美丽黄色花朵的夺命钩吻。传说神农尝百草,所尝最后一种草便是这毒性剧烈的“断肠草”。
北方常见的断肠草——狼毒
狼毒是一种生长在中高海拔地区草甸、河滩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北方各省区及西南地区均有分布,在黄土高原较为常见。早在《旧唐书·酷吏传上·王弘义》中就曾记载这样一句话:“我之文牒,有如狼毒野葛也。”野葛就是钩吻的别称,说明早在古代这两种毒草便已经开始相提并论了。在内蒙古草原,牧民对于这种毒草可谓十分痛恨,因为狼毒中含有香豆素类的毒素可以引起误食它们的牛羊内出血中毒而死。牲畜们已经学会了不去吃这种毒草,但是随着过度放牧的趋势愈演愈烈,草原干旱化加剧,原本竞争不过牧草的狼毒如今可以成片生长。从生态学上看,狼毒可作为草原退化的指示性物种,被狼毒占据的草原已经基本丧失了畜牧的功能。但是,狼毒确是一种美丽的野生花卉。
青藏高原上的断肠草——伏毛铁棒锤
伏毛铁棒锤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西藏北部、青海、甘肃、宁夏南部、内蒙古南部,生于海拔2000~3700米山地草坡或疏林下。伏毛铁棒锤与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相似,但花序上生有紧贴的微柔毛,花蓝紫色,上面萼片近盔形。伏毛铁棒锤全草有毒,尤其以块根最毒,含多种乌头碱。中毒表现为四肢发麻,流涎,大汗,呕吐,腹痛,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死亡。
(何毅 刘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