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晚的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新生代之后便迅速而广泛地分布并在植物界占据了绝对性优势。它之所以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广泛的适应性,与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是分不开的。被子植物,顾名思义,与裸子植物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种子不裸露而是有果实包被,那么果实的形成对被子植物有何意义呢?它在被子植物的生存竞争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种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被子植物各式各样的果实。
核桃、榛子是生活中常见的坚果,它们的果实表面都有一层坚硬的果皮,保护着里面的种子。曼陀罗的果实带刺,让周围的动物们敬而远之;桃、杏的核果最外层包被着外果皮,果肉是中果皮,最内还有一层坚硬的内果皮,三层屏障将种子紧密包围;至于榴莲、菠萝蜜考虑得更为周全,既有坚硬又带着刺的果皮,还有致密浓厚的果肉,种子的安全系数更是大为提高。
与裸子植物裸露的种子相比,被子植物的种子从胚珠发育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得到了子房的保护,发育成熟后,种子在果实的保护下,能更大程度地避免外界各种机械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损伤,种子的健康发育和萌发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此外,果实还可以保护种子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而完成休眠。
种子可以更好地传播
当种子得到保护得以顺利繁衍,占据更大的地盘变成了植物的下一个目标,在这个方面果实也是功不可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到春天总有一段时间漫天飞絮,几乎无所不在,防不胜防,这些便是杨柳类植物的种子,当它们从开裂的蒴果中释放出来,由于种子上附有絮状毛,可以借风将种子传播到远处。秋天的时候从草丛中走过,衣服上常常会挂上一些带刺钩的果实,这些是苍耳或鬼针草等的果实,它们挂在人或其他动物的身上,借助其运动而将种子送往远处安家;水果是动物们喜爱的食物,而水果可食用的部分大多是植物的果实,被包在里面的种子也就随之被吃掉,种子外往往包被着抗酸碱的壳不能被消化,而随后随粪便排出,散落到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些植物如紫藤、喷瓜,果实成熟后会将种子喷射而出,射程很远,场面颇为壮观。植物借助果实而将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就避免了下一代与亲本植物的营养和空间的竞争,并且极大程度上增大了植物的扩散范围,让被子植物的足迹遍布全球。
被子植物出现距今已有1亿多年,期间经历了外界环境各种激烈的变化,植物由于自身无法移动,在应对恶劣环境的斗争中很容易受到恶劣的影响甚至灭亡。被子植物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并广泛分布,果实的出现具有显著的意义,它给予种子充分的保护,极大地扩大了种子的传播范围,提供了被子植物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帮助被子植物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造就了被子植物在今天地球如此繁盛的景象。
(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