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伐利亚树为何濒临灭绝
在靠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印度洋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火山岛国——毛里求斯。16世纪,欧洲殖民者踏上该岛之前,岛上几乎到处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如今,这些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其中岛上特有的树种卡伐利亚树也濒临灭绝。
认识卡伐利亚树
卡伐利亚树又称大颅榄树,隶属于山榄科,卡伐利亚属,是一种高大的热带乔木,树高可达30多米,树围约4米左右。几百年前,岛上随处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这种树的木质坚硬细密,曾经是岛上大量出口的优质木材资源。可时至今日,岛上残存的卡伐利亚树已寥寥无几,已经濒临灭绝。
濒临灭绝原因
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学教授斯坦雷•坦布尔,在岛上对卡伐利亚树作了几个月的深入研究。他惊奇地发现,尽管此树年年开花结果,却没有一颗种子发芽,长不出幼苗,而且这种现象已持续了几百年。
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当地的植物学家因为担心卡伐利亚树会灭绝,曾经采集了这种植物的种子,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以促使它们发芽。可是,一切努力全都失败了。难道人类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珍贵树种走向灭绝,竟不知道它究竟是为什么?
坦布尔决心深入研究这个奇怪现象。他是一位鸟类专家,很自然地联想起岛上许多吃植物种子、果实的鸟类。但是,除了长尾小鹦鹉偶尔吃一点不成熟的卡伐利亚树果实,没有别的鸟类吃这种大型果实。
坦布尔想起了在毛里求斯岛上一度生存过但已灭绝的鸟类——渡渡鸟。
由于渡渡鸟是在科学家能对它进行详尽研究之前灭绝的,因而鸟类学家只能根据遗留下的渡渡鸟骨骼和岛上居民留下的记载,来推测它们的生活方式。坦布尔认为,渡渡鸟是吃植物果实种子的,它的体型很大,足以吞下卡伐利亚树的果实。于是,一个大胆的假设便在坦布尔的头脑中产生了;在渡渡鸟和卡伐利亚树同时大量存在的年代里,渡渡鸟吞食卡伐利亚树果实,果核经过渡渡鸟肠胃的“处理”,变得容易萌发了,从而使卡伐利亚树得以繁殖后代。
坦布尔的实验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坦布尔决定做一个实验。因为已经没有活着的渡渡鸟了,坦布尔尝试用火鸡代替渡渡鸟进行实验。他给火鸡强行喂饲卡伐利亚树的果核。果核经过火鸡的肠胃,一部分被粉碎了,另一部分完整地随粪便排出,果核果然磨薄了不少。坦布尔试种了10颗经火鸡肠“处理”的果核,结果有3颗居然发了芽!
然而,渡渡鸟的体型比火鸡更大,肌胃也更强有力。坦布尔又做了第二个实验。根据鸟类体型与肌胃压力的比例关系,他测算出渡渡鸟肌胃的最大压力为800磅左右。坦布尔用压力研磨机来模拟渡渡鸟的肌胃。他把卡伐利亚树的果核放入研磨机中,逐步增强压力。研磨机的压力从400磅、500磅,一直增加到800磅,仍有相当一部分果核未被压碎。研磨机的压力高达1400磅时,果核全部被粉碎。由此看来,相当一部分的卡伐利亚树的果核,可以顺利通过渡渡鸟的肠胃。
坦布尔的实验证实了卡伐利亚树和渡渡鸟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也为拯救卡伐利亚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灭绝的渡渡鸟
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或作嘟嘟鸟(Dodo),是鸽形目鸠鸽科渡渡鸟属的一种大型鸟类,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巨鸟。高1米左右,体型比天鹅大,体重可达14千克,头大尾短,看来呆气十足,葡萄牙人就叫作dodo,意思是“笨蛋”。渡渡鸟性格温顺而笨拙,栖息于林地中。以树木果实为食。营巢于林间草地上。每窝仅产1枚卵。
原先岛上的渡渡鸟很多,欧洲水手踏上该岛后,大肆捕杀这种鸟类。同时,他们又引进了岛上本来没有的家畜,家畜毁坏了渡渡鸟的巢,吞食鸟卵,使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到1681年,岛上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从此这种珍贵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82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
渡渡鸟的灭绝警示
卡伐利亚树果核的发芽依赖于渡渡鸟的肠胃;渡渡鸟灭绝了,卡伐利亚树也因此无法繁殖后代而走向灭绝。卡伐利亚树和渡渡鸟就是这样相依为命,结成了“生死之交”。如今人们发现这个现象后,仿照渡渡鸟,对果核进行减薄处理,已经成功地培育出大量树苗。
但是,教训是深刻的,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植物的生存与繁殖不仅仅要靠适宜的非生物生态环境,有的也需要其他生物的帮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物种的灭绝,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关爱生物,为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尽一份绵薄之力。
(王蔼英 刘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