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吃剩下的馒头,在潮湿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馒头上就逐渐长出了白毛,过几天这些白毛变黑了,这是为什么?这些毛又是什么?它们又从哪里来呢?
白毛原来是匍枝根霉
其实,馒头上的这些白毛是真菌的菌丝,这种真菌叫匍枝根霉,学名为Rhizopus stolonifer,由于喜欢长在馒头或面包上,又称面包霉。
匍枝根霉是一种极常见的霉菌,属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匍枝根霉属。其营养体称为菌丝体,菌丝细长,不分隔,呈多核状态,绵白色。菌丝在基物上呈弓形匍匐蔓延,并向下生出假根,伸入基质中吸取营养。
馒头长毛的过程
在空气中,散布着大量匍枝根霉的孢子,自然这些孢子也会落在吃饭剩下的馒头上。在适宜的环境中,馒头为孢子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于是孢子迅速萌发、生长,长成了无数分枝、不具横隔的白色菌丝,这些便是大家看到的“白毛”。匍枝根霉的菌丝分两种:在基物表面匍匐蔓延的菌丝叫匍匐菌丝;匍匐菌丝在假根处向上生出数条直立的菌丝,称为孢子囊梗,其顶端膨大形成黑色的孢子囊。这就是白毛变黑的原因。孢子囊内形成多数具多核的孢囊孢子。孢子囊成熟后破裂,黑色的孢子散放出来,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可以萌发成新的菌丝体,完成新的一轮生长。
孢子繁殖有什么优点
像匍枝根霉这样的霉菌都是通过孢子繁殖的。匍枝根霉的孢子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匍枝根霉无性孢子就是孢囊孢子,在通常情况下和大多数真菌一样,是以无性孢子生殖的方式进行:由孢子长成菌丝,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可以再产生孢子进行繁殖了。但是当真菌处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时,它就会进行有性生殖。
匍枝根霉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质配、核配、减数分裂三个过程。
首先,来自两个性别不同的菌丝顶端膨大,并产生一个横隔,顶端的细胞便形成多核配子囊,两个配子囊经接触、端壁溶解完成配合,细胞质就发生了融合,即所谓的质配;随后进行核配,即核融合,核配后就形成了1个具多个二倍体核的接合孢子,即为匍枝根霉的有性孢子,这种有性孢子成熟时产生厚壁,变为球形,表面还有棘状突起,可以渡过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接合孢子萌发产生1条孢子囊梗,顶端形成接合孢子囊,其中的二倍体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孢子萌发又产生新一代的菌丝体。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很多孢子被散布在空气中,有人测量过巴黎市中心空气中真菌(主要是霉菌)孢子的数目,每升空气中竟有2000多个真菌孢子!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这些孢子对人类的益处是: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但也有不利的地方,就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馒头长毛后还能不能吃
馒头上长毛后一般是不能食用的,否则可能会诱发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有的食物发霉后还可能含有致癌物质!
如何防止食物霉变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地繁殖,尽管有些真菌可以食用,但是长在食物上的霉菌多数不能食用,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阻止食物“长毛”。
首先我们可以破坏它的生长条件,将食物放置在通风、干燥或者低温的环境中保存;或者将食物保存于低氧的环境中,如进行真空包装或者充入氮气等。其次我们可以切断其传播途径,通过高温杀死其孢子。当然啦,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天的食物最好当天吃完,不要给真菌留下繁殖的机会。
(王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