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
返回
植物的自然史
 从海洋而来:藻类

最古老的藻类是什么?

怎样区分原核藻类和真核...

真核藻类有哪些主要类群?

淡水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海洋中生活的藻类主要有...

藻类是如何进化的?

最进化的藻类是什么?

最大的藻类是什么?

藻类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

为什么海水有时会变红?

是什么植物帮诺贝尔制成...

科学互动:辨别常见的淡...

 登上陆地:蕨类与苔藓

目前被认为最早的陆生植...

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苔藓...

石松类为什么从蕨类中分...

为什么蕨类植物会繁盛一...

蕨类植物有没有高大的乔...

科学互动——构建苔藓微...

 种子的诞生:裸子植物

目前已知的最早产生种子...

种子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铁树究竟开不开花?

银杏为什么被称为公孙树?

水杉是怎么发现的?

麻黄、百岁兰和买麻藤为...

谁是裸子植物中的“巨人...

科学小实验:观察松树的...

 花影炫色:被子植物

美丽的花儿从哪里来?

果实和种子的区别在哪里?

果实的形成对被子植物有...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巨人...

谁是被子植物中的“老寿...

哪一种被子植物开出的花...

哪种被子植物的花序最大?

谁是最毒的被子植物?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

独木能成林吗?

橘子生于淮北真的会变为...

春夏季节为什么有人会得...

为什么蝴蝶和蜜蜂喜欢围...

科学互动:分辨美丽的“...

 另类植物:真菌和地衣

山区岩石上的彩色斑点是...

馒头为什么会长毛?

发霉的花生能不能吃?

青霉素是从哪里提取来的?

为什么虫子会变成草?

灵芝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吗?

毒蘑菇容易区分吗?

科学小实验:制作蘑菇的...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为什么大树不宜移植?

为什么树怕剥皮?

为什么要给树挂吊瓶?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红?

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

含羞草为何会害羞?

仓库里的香蕉为何会由绿...

为什么种豆可以肥田?

果树为什么要修剪?

有没有会跳舞的植物?

科学小实验:观察豆芽的...

互动小实验:留住秋叶之美

 植物的生存与繁殖

菟丝子是如何寄生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喜欢吃虫...

春天为什么会杨柳絮纷飞?

为什么水稻也怕涝?

金鱼藻为什么淹不死呢?

苍耳果的表面为什么会长...

蝎子草为什么能蜇人?

玉米为什么会长“胡须”?

有些植物为什么晚上开花?

花朵为什么大多是黄色或...

卡伐利亚树为何濒临灭绝?

科学互动:寻找大自然中...

 植物的竞争与合作

微甘菊为什么会成为入侵...

植物之间会相生相克吗?

植物与人类
 植物学史话

谁最早进行植物研究的?

什么是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

我国古代提取染料的植物...

 驯化与作物起源

何谓五谷杂粮?

谁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

马铃薯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小麦是如何起源与传播的?

玉米是怎样起源和传播的?

谷子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

 餐桌上的酸甜苦辣

以酸闻名的植物有哪些?

甜味植物有哪些?

为什么人们选择了辣椒?

吃苦瓜有什么好处?

水果为什么有香味?

神秘果有什么神秘之处?

西红柿是怎样走上餐桌的?

橄榄油是从橄榄里榨出来...

为什么吃菠萝时最好先蘸...

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为什...

科学小实验:观察大蒜的...

 植物与本草

本草学时期是如何对植物...

本草中的十八反指的是什...

六味地黄丸中的六味指的...

用红豆杉木做的杯子喝水...

“是药三分毒”有什么含...

壮阳果真的能壮阳吗?

为什么不起眼的野草也能...

有没有“断肠草”?

五味子真的有五种味道吗?

科学互动:这些常见的中...

 植物的文化魅力

何为岁寒三友?

三大饮品植物是什么?

哪些植物的叶子可以用来...

情人节为什么要送玫瑰花?

宣纸是用哪种植物制成的?

为什么称梅兰竹菊为四君...

红豆指的是什么植物?

科学互动:古诗词中的植...

 人与植物的未来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野生植...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我们...

转基因作物到底安全不安...

科学互动:哪些行为不利...

苍耳果的表面为什么会长钩刺?

秋季是一个适合出游的季节,走进大自然欣赏美景再好不过了。但是当你穿过一些草丛时,你的衣裤、系鞋的鞋带上常常挂满苍耳果。苍耳果外观像一个椭圆形的褐色小球,表面生长着许多细而长的刺,刺的顶部有一定程度弯曲。那么苍耳果为什么要长这些钩刺呢?

黏附传播

事实上,苍耳果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果实,它是由1个雌花序发育而来的,雌花序外层总苞片特化成带钩的刺,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在果成熟时变坚硬,顶端具1~2个尖喙。内层总苞年内包含2个瘦果。苍耳果就是利用钩刺使其黏附于动物皮毛或者人类衣裤上,扩散传播至很远的地方。我们通常把这种传播方式称为黏附传播。

与苍耳果传播方式类似的植物很多,通常具有芒、刺或钩。像鬼针草、金盏银盘和狼杷草果实一端长有倒刺毛,窃衣果实之外布满小钩刺,都可以挂在鸟兽的毛羽上传播至远处。野燕麦种子具芒,成熟后在鸟类触碰时能附着于鸟羽上,随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天名精的种子有所不同,无刺却富含黏液,同样可以黏附在动物皮毛或人类衣物上进行远距离传播。

消化道传播

有些植物种子的远距离传播是通过动物的消化道实现的,称为消化道传播。这一类植物的果实通常富含果肉,对于鸟兽极具吸引力,通过被取食来将种子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被采食的种子需要在动物消化道中停留一段时间,因此这类种子通常具有一层坚固的外壳来抵抗消化道中的强酸。如肯尼亚的无花果常被韦氏颈囊果蝠吞食,种子不但可以从果蝠消化道中完好无损地排出,萌发率还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且果蝠一夜能吞入相当于自身体重两倍的种子,一夜能飞行约37公里,是其理想的种子传播者。土荆芥、美洲商陆、蛇莓、鸡矢藤和乌蔹莓等植物的种子也是被鸟类摄食后随其排泄物传播。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索诺拉沙漠中,仙人掌果实被一种沙龟采食后,种子通过粪便排泄至沙土,随后萌发。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野生西红柿依靠加拉帕戈斯龟采食进行传播,而且被采食后排出的种子具有更高的萌发率。

取食弃种传播

有些植物同样吸引动物取食,但是种子并不通过消化道传播,而是被动物丢弃。比如一种仙人掌果实中的黏物常被小长鼻蝠采食,而种子被其投下。鸟类采食樱桃时只吃果肉,丢弃果核。乌鸫可将罗汉松或白玉兰种子衔取至其他树冠上再吞食,有些种子会掉落于地面。约有2800多种植物依靠蚂蚁进行传播,它们的种子均有一个附着的、可被蚂蚁取食的乳白色食物体,又称油质体。蚂蚁为了吃油质体会将种子搬运到巢中,取食后将种子弃于巢内或巢外,条件适宜就萌发。在西双版纳热带沟谷雨林中,光叶桑果实成熟后掉落于土壤和凋落物中,被蚂蚁运走。

贮食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对于植物来讲损失较大,但是能够将种子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大多是坚果类种子。栗子和松子之类的种子是松鼠的食物,秋季经常被松鼠贮藏在树洞或埋至地下,有些到春季尚未取食,就会在埋藏地点萌发。西南山茶种子大部分被鼠类贮存,有些因为某些原因未被取食,在适宜条件下于土壤中生根发芽。巴拿马的巴罗科罗拉多岛上,棕榈科种子部分被刺豚鼠贮食,经过多次的偷窃和重新贮存,少量被传播至远处,并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在四川都江堰地区红豆树被小泡巨鼠和社鼠贮藏取食,部分幸存者得以生根发芽。

无论是带钩刺的苍耳果,还是带果肉的蛇莓,其形成如此果实的目的都是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动物的活动来传播种子,而且有时不仅借助一条途径,聪明的植物们总是根据需求将不同的途径结合起来,以提高自己的繁殖效率,这是植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杨    刘全儒)

 

  • 苍耳果
  • 苍耳花序
  • 刺豚鼠
  • 鬼针草
  • 加拉帕戈斯龟采食
  • 金盏银盘
  • 肯尼亚的无花果
  • 美洲商陆果实
  • 鸟类摄食
  • 沙龟
  • 蛇莓
  • 天名精的种子
  • 乌鸫可将罗汉松或白玉兰种子衔取
  • 仙人掌果实
  • 野燕麦的种子
  • 衣服上挂满苍耳果
  • 苍耳果
  • 苍耳花序
  • 刺豚鼠
  • 鬼针草
  • 加拉帕戈斯龟采食
  • 金盏银盘
  • 肯尼亚的无花果
  • 美洲商陆果实
  • 鸟类摄食
  • 沙龟
  • 蛇莓
  • 天名精的种子
  • 乌鸫可将罗汉松或白...
  • 仙人掌果实
  • 野燕麦的种子
  • 衣服上挂满苍耳果